吉林大学北国之春BBS

标题: 教师资格证考试《心理学》复习资料-第三章、记忆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可爱倾听庭语    时间: 2012-8-27 14:54
标题: 教师资格证考试《心理学》复习资料-第三章、记忆
三、记忆

[要求]

1.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类型。

2.理解记忆表象的特点、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贮特点、遗忘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原因。

3.灵活运用记忆规律,促进知识的巩固。

(一)记忆及其类型

1.什么是记忆

2.记忆的基本过程

识记、保持、再现;编码、存储、提取。

3.记忆的主要类型

(1)记忆对象分类

①形象记忆;②逻辑记忆;③情绪记忆;④动作记忆。

(2)记忆阶段分类

①瞬时记忆;②短时记忆;③长时记忆。

4.记忆表象

(1)什么是表象

(2)表象与后象的关系

(3)记忆表象的特点来源:考试通

①直观形象性;②形象概括性;③模糊片断性;④个别差异性。

(二)记忆系统

1.瞬时记忆(感觉记忆)

(1)瞬时记忆的特点

(2)瞬时记忆的编码(编码方式,影响因素)

(3)瞬时记忆的存储(存贮容量,存贮时间)

2.短时记忆(工作记忆)

(1)短时记忆的特点

(2)短时记忆的编码(编码方式,影响因素)

(3)短时记忆的存储(存贮容量,存贮时间)

3.长时记忆

(1)长时记忆的特点

(2)长时记忆的编码(编码方式,影响因素)

(3)长时记忆的存储(存贮方式,存贮容量,存贮时间)

(三)遗忘

1.什么是遗忘

2.遗忘的种类

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;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。

3.遗忘的规律

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。

4.遗忘的原因

①消退说;②干扰说;③压抑(动机)说;④提取失败说。

(四)提高记忆能力,促进知识巩固

1.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

敏感性、持久性、准确性、准备性。

2.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

(1)明确记忆目的,增强学习的主动性

(2)理解材料的意义,少用机械记忆

(3)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,促进深度理解

(4)运用组块策略,合理组织材料

(5)运用多重编码方式,提高加工质量

(6)注意复习方法,防止知识遗忘




欢迎光临 吉林大学北国之春BBS (http://www.jluol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