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帖

流行乐坛进入老龄化? 老将集体复苏

[复制链接]
1406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楼主
娘子你别走  新手上路  发表于 2012-4-6 08:48:28 | 只看该作者
恩,我偶尔会听一下,不错的说
沙发
邪恶滴怪叔叔  新手上路  发表于 2012-4-6 03:34:44 | 只看该作者
支持一下,很不错的哦,顶你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“东方风云榜”颁奖盛典上,乐坛中生代歌手孙楠再夺最佳男歌手大奖,而满文军、羽泉等出道10年以上的乐手频频拿奖。老将复苏,成为最近流行乐坛的一个突出现象——4人年龄相加超过180岁的“纵贯线”乐队日前在台北的演唱会取得极大成功;受其鼓舞,小柯、张亚东、李伟菘、李偲菘和易家扬等人开始筹划组成“星光天王团”。

在欧美乐坛,老牌摇滚乐队U2的新专辑《消失的地平线》在美国上市一周,已经销售近50万张,给日渐衰落的唱片界打了一剂强心针。

  与新人的萎靡不振相比,老将焕发出的生机让人们惊呼:难道流行乐坛出现老龄化趋势?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一方面是世界金融危机下市场的一种自主选择,同时更折射出乐坛原创力的低下。

  乐坛原创力下降

  成立7个月的“纵贯线”乐队的4名成员罗大佑、李宗盛、周华健和张震岳是名副其实的老家伙。他们原本计划一年举办10场演唱会,但海内外演出商的空前热情最终使得乐团签订了20场海内外巡演,包括美国、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、香港、台北等地。其中,中国内地巡演是11场。而新专辑大卖的U2也宣布将在6月30日由巴塞罗那开始,展开90至100场的世界巡回演唱会。

  在目前唱片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,老将们反倒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。在知名乐评人孙孟晋看来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乐坛原创力的不断下降。孙孟晋注意到一个情况:2008年,华语乐坛的专辑面世量大幅减少,更多的歌手通过单曲来避免被乐迷遗忘。而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单曲,令人印象深刻的也少之又少,“这直接反映了创作力的不足。”因为缺少好的新作品出现,新人们就更难被市场所认识和接受,只有那些代表了音乐鼎盛时期的老家伙,才能让人们心甘情愿掏腰包。

  事实上,原创力不足的情况在一些老将身上同样存在。每年来沪开个唱的“熟面孔”如费玉清、蔡琴等,曲目单几乎年年不变,成了老歌专场。

  始于寂寞终于浮躁

  是什么导致了如今原创力的下降?日前,张震岳在上海谈到这个问题时,将矛头直指唱片公司,认为唱片业应该认真反省。作为一名唱作俱佳的歌手,张震岳表示自己的每一首歌曲都是生活经验的累积,这样的创作需要时间,需要耐得住寂寞,而这正是原创歌曲最重要的来源。但现在很多唱片公司太过急功近利,喜欢找职业词曲作者按照市场需要快速地批量生产。“那么真的有心在写歌、在创作的人,他们的空间在哪里?如果有一些年轻人,他们的歌不是主流,怪怪的,可是好听,唱片公司要不要用他们?”

  罗大佑则表示,整个流行乐坛的浮躁之风,也导致了目前原创力的低下。“很多年轻人跟我表示要当歌手,但是很少人想要做音乐。这很悲哀。没有音乐的创作,哪里来的歌?而所有真正的音乐,都是扎扎实实做出来的。”在罗大佑看来,当下的乐坛需要的不是选秀比赛,而是一些鼓励原创的奖项来激励有才华的年轻人走上创作道路。

  与许多人认为经济危机打击流行乐坛的看法不同,在罗大佑看来,越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越是有利于流行音乐,“因为全部的东西都归到原点,大家都可以回到拿着吉他、弹着钢琴写歌的时候。”当流行音乐不再背负那么多商业的指标,回归到记录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进展,“这个就是好的流行音乐”。

  也许,这才是老将们集体复苏的最大意义所在。

精彩评论4

4
兔骂骂  新手上路  发表于 2012-4-6 13:59:19 | 只看该作者
听歌需要的是感觉,意境不一样
5
murus  乞丐  发表于 2013-11-24 16:21:32 | 只看该作者
路过,学习下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