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帖

关于“神曲”不得不发的5个问号

[复制链接]
1571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随着《忐忑》大“火”,民歌手龚琳娜逐渐成了媒体追捧的目标。最近的北京新春音乐会上,龚等6人演唱其丈夫老锣改编的《丢丢铜》,被捧为“新神曲”……

  ●齐世明文:娱乐圈,从来就是一个不乏热点之“圈”,中外如此;娱乐圈,又是一个不断造星之“圈”,老少咸宜。

  中国娱乐圈,最新一个热点是一支又一支“神曲”的问世,最新一颗“星”是已经不年轻且“出国转内销”的龚琳娜。

  “神曲”为何?就是没有一句歌词的《忐忑》及其后大江南北只能听懂“丢丢”两个字的《丢丢铜》。追捧其为“神曲”、放其“卫星”者何人?某些以追“奇”斗“怪”为荣的媒体及娱记。

  这个“放卫星”的速度,还是蛮快的,近乎于唱《忐忑》的“时速”:2010年年底,一段龚琳娜唱《忐忑》的视频上传网络,其演唱中的夸张表情旋即蹿红网上,而歌词一句乌有,也被网友和某些娱记认定为“神曲”。《忐忑》搬上湖南卫视春晚,“神曲”一鸣惊人。而前述之北京新春音乐会,龚琳娜仍聚焦了最多的镜头,置身杨洪基、谭晶、戴玉强诸位歌唱名家之中,她以一曲更难的“神曲”《丢丢铜》“鹤立鸡群”……

  这倒让笔者不能不想起170年前的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,与其笔下著名的《皇帝的新装》。名家名著,妇雏皆晓,就不必在此饶舌了。笔者拍案惊奇的是,近170年来,多少“皇帝”换了多少“新装”,怎么就少了天真的孩子当众一呼呢?

  笔者一直“天真”,在这儿愿意当一回“孩儿”,发出关于《忐忑》《丢丢铜》的5个问号——

  一者,没有(或听不懂一句)歌词就是“神曲”?

  《忐忑》最“神”之处就是没有歌词。《丢丢铜》改编自闽南语儿歌,“乐速”直逼《忐忑》,“难度”似有超越,通篇只有“diudiu(丢丢)……”两个字的发音听得懂。

  另有一解,《忐忑》歌词不过是锣鼓经。一句“哐乞来乞哐乞来乞,台台以台以台台”,用不同唱法唱几遍。如此过门与叹词,切换唱几遍,怎么就成了“神曲”?当下,人们的审美观念又从“审丑”蜕化到了如此审“神”?

  二者,越唱越“快”就是“创新”民歌?

  《忐忑》之“神”还在于“速”。“神速”之《忐忑》《丢丢铜》被认为是对民歌的“创新”。越唱越“快”就是“创新”?就能流行?其实,快唱只不过比慢唱更易吸引眼球,讨巧,慢唱才更考验一名

  歌手的功力,要唱出彩、被接受也更难。忆往昔,《我的祖国》《敖包相会》《草原之夜》等民歌成为经典,不都是因为“慢”唱,听众也细嚼慢品,才“撞”出了极大而恒久的艺术魅力?

  三者,歌唱艺术要靠表情来“丰富”?

  在演唱《丢丢铜》时,龚氏依旧面部表情丰富,“特点”十分鲜明。如何看待这首“曲调依旧怪异、眼神依旧神奇、歌词依旧诡异”的“新神曲”,笔者上网略略一扫,便见网友感叹:“龚阿姨就不能唱一首正常点儿的歌?能否用正常的方式唱一首歌? ”比照龚氏在《忐忑》视频的“表演”,让人不能不感叹:她“百变”的表情,不啻是“控制”观众的“利器”么?

  四者,追“奇”斗“怪”成了时尚?

  《忐忑》既出,网友先“晒”模仿露怯事,“流行歌后”王菲也自曝学唱难。于斯“神曲”面世,粉丝追捧者众,(艺人)竞相模仿者众,一股追“奇”斗“怪”之风,由《忐忑》翩然而至《丢丢铜》。这不能不让人想到,是不是歌坛又生“芙蓉姐姐”与“凤姐”?而今,茫茫受众一窝蜂地追捧“超人”般的演唱速度、“百变”的演唱者表情滑稽感、“雷人”的歌词难度,“达人秀”似的嗓音变化,这是不是说明人们的审美观念又从“审丑”堕入了“审怪”之境?

  五者,《忐忑》《丢丢铜》蹿红究竟何因?

  某些媒体于此又究竟何为?有些娱记将其作为一种“时尚”还是一种娱乐现象过度“消费”,要引发“神马”效果?……

精彩评论3

听歌需要的是感觉,意境不一样
3
迷上天蝎男  新手上路  发表于 2012-1-2 20:59:19 | 只看该作者
支持一下,很不错的哦,顶你
4
玉雪·风君  乞丐  发表于 2013-10-19 16:40:00 | 只看该作者
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